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财经  > 正文

漯河市郾城区医保大数据: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有温度确保"兜底"!

日期:2023-08-03 17:50:00 来源:大河报·豫视频


(相关资料图)

7月26日一大早,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大杨村重病患者魏松山家里来了2拨人,一拨是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工作人员,另一拨是区慈善总会救急难工作人员。郾城区医保大数据筛查发现魏松山大病自费超过10万元,特地赶到他家里了解情况,主动实施救助来的。

“经实地核查,结合之前大数据比对情况,初步认定魏松山符合救助政策,准备开启救助绿色通道,给予大额临时救助,同时慈善总会也同意给予救急难资金救助,总额1万元左右。”郾城区民政局社会救助股股长王黎明说。

“感谢党和政府,关键时候,派人来救……”魏松山紧紧拉住民政工作人员的手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。据悉,今年以来,郾城区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,主动上门实施救助。从“坐等申请”到“主动发现”,郾城区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了从“人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人”,从“马上办”到“主动办”的转变。

健全主动发现网络组织

构建了以区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“三级联动”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,以村(社区)网格化管理为依托,充分发挥村(社区)民政协理员作用,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努力做到急难对象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救助,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、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。

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

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,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,做到线上预警与线下核处高效衔接。同时,共享比对乡村振兴、医保、残联等部门的数据信息,及时发现困难群众救助需求,尤其是通过医保大数据比对,对自费金额超过3万元的大病患者,做到主动识别、应救尽救、精准救助。

完善主动发现接办流程

对主动发现潜在救助对象和急难情形,严格执行“即发现即报告”,发现救助线索后,对困难群众主动宣讲政策、了解其申请意愿和能力,并遵循救助自愿原则,尊重群众意愿。对有申请意愿但申请能力不足的,可由村(社区)社会救助协理员协助其提出申请。

推行先行救助

对于情况紧急、需立即采取措施的,可开展“先行救助”,紧急情况解除之后,再按照相关规定补齐手续。

“通过主动发现与群众申请相结合,2023年1-6月份,全区新增城乡低保对象650人,新增特困供养对象87人,将60名符合条件的监测户纳入农村低保,将40名低保人员转为特困供养,实施临时救助2143人次,最大限度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。”郾城区民政局局长张晓霞介绍说。

标签:

推荐